来源 | 国家卫健委
7月30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4560号(商贸监管类209号)提案答复的函》,这份针对全国政协委员王宜提案的官方回应,为药食同源产业的未来发展释放了清晰而积极的信号,标志着这一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的巨大产业迎来关键政策转折点。
一 、政策破冰:健康声称与目录扩展成焦点
卫健委在答复函中,针对产业发展的核心诉求给出了明确方向:
1.目录持续扩容: 明确提及近年来已分3批将当归、黄芪、党参等19种物质纳入食药物质目录,持续丰富可用原料库。
2.关键性突破在即: 最受业界关注的是,卫健委正积极推进研究,允许食药物质采用食品数字标签等形式适当体现“健康声称”。此举直指行业长期痛点——产品因不能宣传功效导致消费者认知不足。
3.政策支撑明确: 答复函强调,已从法律规定、公众需求、产业亟需等多方面组织研究,“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一旦“效用声称”的限制得以科学、规范地突破,将为产业注入强大动能。
4. 多部委协同推进: 同时呼应了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支持 “推进开展食药物质等保健食品原料复方配伍备案试点工作” ,并鼓励地方开发“养生药膳”等加工体验项目,形成政策合力。
二 、标准筑基: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药食同源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标准化和法规保障的双轮驱动:
1.法规根基: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为药食同源物质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明确其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定位,目录制定权在国务院相关部门。
2.管理体系完善: 2021年,《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出台,建立了更科学的管理框架。自2023年起,新公布的食药物质目录均配套了铅、镉、砷、汞等关键食品安全限量指标,筑牢安全底线。
3.标准加速落地: 2024年4月,《食药同源预制菜营养与质量标准规范》发布,着力解决预制菜品质提升、风味营养保持、储藏保鲜等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相关产品规范化发展。
4.地方立法先行: 地方层面积极探索立法保障,如安徽省池州市通过《全国首部促进黄精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池州市九华黄精产业发展条例》(2026年1月施行),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法治样本。池州黄精产业规模显著,种植基地达12万亩,开发三大类40多种产品,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30亿元。
三 、产业勃兴:跨界融合与全品类创新
政策与标准的完善,正催化一个庞大且充满活力的市场:
1. 市场规模可观: 据中国特种食品产业大会数据,我国药食同源市场规模已突破3700亿元,全产业链估值更是超过2万亿元,展现出巨大的经济潜力。
2.跨界融合成常态:
乳制品: 伊利联合同仁堂推出欣活纾糖膳底配方奶粉、轻慕红参焕活奶粉,将传统滋补融入日常营养。
休闲食品: 盼盼旗下“三方四季”推出雪梨枇杷露、苹果黄芪饮;西麦食品推出七白/八珍燕麦片、党参人参燕麦片,让养生更便捷。
调味品革命: 海天、紫林、王致和等巨头推出西洋参水晶鸡料、党参黄芪醋等特色健康调味品,将药食同源理念深度融入百姓厨房。
3.配方创新驱动: 企业积极探索有效配方组合,如玉米须+薏苡仁(祛湿消肿)、肉桂+姜黄(体重管理)、桑叶提取物(控糖)、酸枣仁(助眠)等,满足多元化健康需求。
4.企业生态活跃: 截至2024年底,全国存续药食同源相关企业达2900余家,仅2024年1-11月就新增注册企业400余家。产业在爆发增长的同时,也面临同质化、功效科学验证等挑战。
四 、未来方向:政策展望与产业升级路径
答复函不仅回应了当下,更勾勒了未来发展的蓝图:
1.委员建议指明方向: 王宜委员的核心建议(增设“药食同源”食品类别、允许健康声称、突出中医药特色、加强科研与品牌建设)代表了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特别是将药食同源产品归类为“特殊膳食食品类”(特殊膳食用食品类)的建议,旨在为其争取更合理的监管定位。
2.科研与标准是核心: 强调鼓励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提高科技含量;引进先进技术工艺,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确保产品品质和功效稳定性。
3.培育龙头与传播知识: 需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普及药食同源科学知识,纠正误解,增强消费者认知和信任。
4.卫健委的承诺: 卫健委在答复中明确下一步将立足法定职责,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和高质量发展理念,重点做好:
(1)食药物质目录动态修订(持续扩容)。
(2)大力推进食药物质“健康声称” 的科学规范管理。
(3)加强标准化建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卫健委此番对04560号提案的正式答复,特别是对“健康声称”这一核心瓶颈的破冰承诺,药食同源产业长期的政策桎梏有望实质性松绑。从池州郁郁葱葱的12万亩黄精基地(年产值30亿),到伊利、同仁堂、海天等巨头的跨界创新产品,再到全国2900余家相关企业的蓬勃发展,无不印证着这一传统智慧与现代健康产业融合的巨大生命力。
当归、黄芪、党参等古老药材,正依托政策东风和科技创新,突破饮片形态的局限,以奶粉、燕麦片、调味料乃至更多元的形态,深度融入国人的日常餐桌与健康生活。一个3700亿规模、且仍在高速增长的庞大市场,正乘着政策红利的东风,驶向规范化、创新化、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传统药食同源智慧的现代转型篇章,刚刚翻开激动人心的一页。
©2021-2025 FFI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智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3014686号-2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