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55亿,苏州市签约18个银发经济重点项目

2025/4/3 11:18:37

来源 | 苏州民政

 
3月28日,苏州召开全市民政会议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18个银发经济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达55亿元。这些项目涵盖养老服务、平台载体、智能康养、老年文旅、适老产品等多个领域,助力苏州打造银发经济发展新高地,增进民生福祉。

 

 
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

 
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产业生态的支撑。会议现场,苏州未来银发经济生态创新中心和苏州市康养产业招商中心分别揭牌成立,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为银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苏州未来银发经济生态创新中心依托西交利物浦大学中西合作办学的国际化优势,围绕战略研究、人才生态赋能、业态培育和经验推广四个方向,通过集成“政策和战略咨询、养老服务体系模式创新、科技和产业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人才生态赋能”四大功能,为全市银发经济发展提供全球智力支持和专业人才支撑。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招商引资。为加快康养产业发展,依托苏州康养集团成立苏州市康养产业招商中心,以专业化、市场化理念,全力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助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9月,苏州在全国地级市率先组建市属一级国资康养集团——苏州康养集团。成立近4年时间,苏州康养集团落地康养机构、健康公寓、医疗机构等项目53个、签约管理床位10840张,保持全国领先优势和地位。苏州康养集团总经理陈隆表示,苏州康养集团正积极抢拼银发经济新赛道,让智慧养老点亮生活。除了参与设立康养产业基金、成立康养产业招商中心之外,还将推动大健康科技园建设,成立科技创新孵化中心,搭建“苏福万家”全市银发经济和医康养护互联网平台,组建先进制造等合资企业,强化“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产品研发,打造苏州首家“银发商城”,与金融机构共建养老金融创新中心。

 
引金融活水破解养老产业融资难

 
为破解养老产业融资难题、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会议现场,总规模10亿元的苏州康养产业基金宣告成立,以金融活水助力苏州打造银发经济发展新高地。

 
苏州康养产业基金由苏州金合盛控股公司、市国投集团、康养集团、城投集团、创元集团、东吴人寿、苏创投集团等共同发起出资设立。该基金采用直接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形式,资金总规模1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将重点投资一批银发经济领域的优质康养产业项目,如康养数字科技、康养人工智能、康养先进制造及食品、保健、抗衰等康养产业项目,推动苏州康养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随着专项基金的设立,激发了在场企业竞逐银发经济新赛道的热情。“苏州发展银发经济的产业基础良好、政策条件优越,我们信心满满。”苏州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余菲表示,已经有部分协会企业参与到“人工智能+”民政服务的研发和应用中。下一步,协会也将联合更多相关协会,深化拓展“人工智能+”民政服务创新应用场景,持续开展产业研究,制定“人工智能+”民政服务的应用标准,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探索设立“人工智能+”养老服务专委会。

 
18个银发经济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去年以来,苏州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围绕银发经济发展开展招商引资,目前已有26个项目启动建设,总投资额51亿元。在当天会议现场,又有18个重点项目进行签约,总投资额达55亿元,涵盖养老服务、平台载体、智能康养、老年文旅、适老产品等多个领域。

 
发展银发经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截至2024年底,苏州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14万,老龄化率达26.93%。预计未来几年,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银发经济规模将持续扩大。

 
近年来,苏州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澎湃的创新动能,率先探索老龄化社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融合路径。2024年重阳节,苏州市民政局授牌9家单位为首批银发经济实验室,推动科技产品依托养老服务场景进行测试、运用和孵化。当年年底,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苏州市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20条重要措施,促进全市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苏州市推出银发经济“十个一”工作模式,即设立一个协调机制、建立一套统计制度、成立一个招商机构、建立一支专项基金、建设一批平台载体、出台一批配套政策、培育一批研究中心、打造一个品牌盛会、做优一批社会组织、强化一支人才队伍,全面构建医养融合、数智驱动、金融护航、创新协同的苏州银发经济生态圈。

 
苏州市民政局副局长严强表示,民政部门将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和有爱家庭,一方面补齐民生短板,优化服务供给,另一方面坚持项目为王,增强科技赋能和金融创新,激发银发经济新动能、释放银发经济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