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FFL未来食品实验室
药膳发源于中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采用中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药膳市场增长10.97%,未来或成 “万亿赛道”
中国食疗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饮食养生的国家,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便是对中药最早的记述。
根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药膳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中国药膳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23年,中国药膳市场规模已超过1699亿元,同比增长10.97%。预计2024年,中国药膳市场规模同比增长将达到6.5%,进一步巩固其庞大的市场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节奏的现代化的生活为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带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人们开始追求养生的生活方式,药膳成为了现阶段人们选择的一大方向。当前,药膳食品市场正在逐渐兴起,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被更多消费者所接受。特别是在中国,药膳食品市场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推出了各种形式的药膳产品,如药膳汤料、药膳粥、药膳茶等。药膳市场涉及广泛,包括凉茶,药酒,药膳餐饮、固体药膏、中药冲剂、中成药保健品等行业。消费人群逐渐扩大,从老人到宝妈再到年轻人,越理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到药膳养生的行列中。
百年经典配方翻红,四大品类成养生宠儿
药膳是中医药文化的体现之一,它巧妙的融合了传统饮食与中医食疗,严格依据中医理论,巧妙的将药材与食材结合,在保留食物的美味的同时,又彰显了药食同源的保健功效。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智慧结晶。如今,古人的智慧仍然在传承,许多历史上有名的药膳配方仍然在使用。
粥类:
莲子芡实粥:出自《济众新编》,莲子仁去皮心30克,芡实仁15克,白茯苓50克,海松子研细10克,粳米30克。将以上前二味研成末,再入松子、粳子同煮粥,食时加蜂蜜少许。任意服食。主要治疗白带病肾虚型:白带清冷、量多、质稀、终日淋漓不断,腰酸如折、小腹冷痛,苔薄白,脉沉迟。具有健脾益精固涩。治脾虚泄泻,常食补五脏、安心神、聪明耳目等功效。
干姜粥:源于《寿世青编》。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100克。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同煮为粥。早晚服食,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3-5口为1疗程。以秋冬季节为宜。疗效:温暖脾胃,散寒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心腹冷痛。呕吐、呢逆、泛吐清水,肠鸣腹泻。凡发热之时以及阴虚内热的病人不宜选用。
汤羹类:
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金匮要略》卷上,取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具有温中补虚,祛寒止痛的功效,主治产后腹中㽲痛的血虚里寒证。腹中疼痛,不论急痛或缓痛,凡系血虚内寒所致者,皆可用本方治疗。对于妇女痛经,属于虚寒证型的,亦可应用本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疝气、闭经、产后腹痛、崩漏等。
虫草全鸭:出自《千金方》,取老公鸭1只,冬虫夏草10克。鸭去毛及内脏,将鸭头顺颈劈开,将冬虫夏草数枚装入鸭头和鸭颈内,再用棉线缠紧,余下的和生姜、葱白一起装入鸭腹内,放入盆中,注入清汤,用食盐、胡椒粉、料酒调好味,密封盆口,上笼蒸约2小时,出笼后拣去生姜、葱白,加味精。有平补肺肾和止喘嗽之功。对于肺气虚或肺肾两虚之喘嗽、自汗,阳痿、遗精及病后虚弱,神疲少食的病人,有增加营养和辅助治疗的作用。
糕点饼类:
八珍糕:出自《食宪鸿秘》,食材为茯苓、芡实、莲子、苡仁、山药、扁豆、麦芽、藕粉各二两,共研细粉,加白糖七两,用水调合后做成糕点,并取名“健脾糕”具有益气止泻的功效,适合饮食不规律、嗜食油腻肥甘、腹部松弛肥大、体质虚弱、长期腹泻、气血不足、面色无光、易疲劳的人群。
鸡子饼: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取白术25克,干姜5克,红枣250克,鸡内金10克,面粉500克,调料适量。白术、干姜装纱布袋内,扎口与红枣同置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后,文火煮约1小时,去药包及枣核,枣肉捣泥待用;鸡内金研粉,与面粉混匀,同枣泥一起,加药汁和成面团,分制成薄饼文火烙熟,作点心食用。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功效。适用于食后脘闷,饮食无味,大便溏泻等症。
茶饮类:
瞿麦饮:出自《圣济总录》取瞿麦穗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生,锉)1两,木通(锉)1两,葵根(洗,锉)半两,车前子半两。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主治膀胱实热,小便不通,壅闷烦躁。
杏仁桑菊饮:出自《温病条辨》取桑叶(7.5g),菊花(3g),杏仁(6g),连翘(5g),薄荷(2.5g),苦桔梗(6g),甘草(2.5g),苇根(6g)。用水煎,温服。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功效。主治风温初起。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者。
十大热门药膳产品盘点:养胃/气血滋补/调理身体成为三大增长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工作压力增加,精神紧张,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经济收入的增涨使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药膳”一词涌入人们的生活,它在解决亚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上将发挥卓越“功效”。因为药膳将食物与药材结合,在吃的同时就能维持身体健康,既方便又健康,导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药膳。下表是在天猫、抖音、小红书上销量较高的药膳产品。
这些产品大多选用药食同源的材料,像山药、茯苓、莲子、红枣等。这些药食同源材料兼具食用价值和药用功效,能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发挥一定保健作用。功效主要集中在养胃、补气血和调理身体机能方面。多数产品主打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缓解胃部不适;部分针对女性群体,侧重于补气血,改善面色和身体状态。
部分产品成分种类繁多,可能存在成分间相互作用不明确的问题。像猴头菇丁香沙棘茶,包含猴头菇、石斛、山药等 12 种成分,多种药材组合可能会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影响实际效果和安全性。
功效描述较为笼统和宽泛,缺乏科学严谨的论证。例如,许多产品声称具有养胃、补气血功效,但未说明具体作用机制和适用程度,难以让消费者准确判断其实际效果。对于生产厂家,需要通过科学实验、临床研究等方式,精准验证和宣传产品功效。对产品成分进行深入研究,评估成分间相互作用,确保安全有效。
小结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对产品成分安全性和天然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未来药膳产品将更倾向于使用天然、有机食材和药材,减少人工添加剂的使用。同时,随着中医药文化在全球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药膳产品有望走出国门。未来会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习惯、文化背景,开发出具有国际特色的药膳产品。
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药膳产品应精准匹配慢性病患者的饮食需求,开发出低糖、低脂、低盐且具有辅助降血压、降血脂、稳定血糖等功效的产品,如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无糖药膳饼干、富含膳食纤维的降血脂药膳汤品等。
现代职场人士工作节奏快,对便捷、营养的工作餐和加班食品需求大。像自热式药膳煲仔饭、速食药膳汤羹等这类产品,可以满足上班族在办公室、出差途中的用餐需求。同时职场人和学生经常出现失眠,压力大、焦虑和抑郁的情况,可以生产一些具有助眠、缓解情绪,便于携带和食用的药膳产品。
面向年轻人,应生产易于携带、能快速补充能量和营养的食品。开发能量棒、坚果混合装等药膳零食,加入红枣、枸杞、山药等食材,既方便携带又能补充体力;推出便携式药膳冲泡饮品,如独立包装的药膳奶茶、果味药膳冲剂等,满足人们在户外随时随地补充营养和享受美味的需求。此外,社会的大多数女性比较在意自己的容貌和身材,市场应响应需求,推出具有美容养颜,祛痘、减肥的药膳食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药膳食疗的配方、制作工艺都将得到提升,随着需求的增长,药膳食疗将逐步走向专业化。专业的医师、营养师将参与配方设计,专业的制作工厂、店铺将提供服务,提高品质。市场上也将逐步出现具有针对性,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的药膳食疗产品。
©2021-2025 FFI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智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3014686号-2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