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木 编审 | 枳子
来源 | 快消
刚刚,全球食品行业迎来年度最重磅交易之一。
家族控股的糖果巨头玛氏公司(Mars)宣布定价26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80亿元)的投资级债券,为其收购品客(Pringles)薯片母公司Kellanova提供资金支持。这一交易不仅刷新了2024年以来并购融资规模纪录,更标志着玛氏从“甜蜜帝国”向全品类零食战略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作为全球最大的糖果制造商,玛氏旗下拥有M&M’s、士力架、德芙等经典品牌,但其野心远不止于此。自2020年起,玛氏通过收购能量棒品牌Kind、英国高端巧克力Hotel Chocolat等,逐步向健康零食与多元化市场渗透。而此次以359亿美元收购Kellanova,则是其零食业务收入“十年翻番”计划的核心一环。
Kellanova原为百年食品企业家乐氏(Kellogg's)2023年拆分后的子公司,负责北美以外的谷物及咸味零食业务,旗下品客薯片、Cheez-It等品牌年销售额超130亿美元。收购完成后,玛氏将新增两大十亿美元级品牌,并补足咸味零食的产品缺口,形成“甜食+咸食+宠物食品”的品类矩阵。
据了解,此次债券发行由花旗、摩根大通等六大投行牵头,覆盖2年至40年不同期限,规模位列历史第八大并购融资交易。若交易未能于2026年8月前完成,玛氏需以101%溢价赎回债券,显示出其对收购势在必得的决心。
公开信息显示,1965年,美国化学家Fredric Baur为宝洁公司设计出独特的“双曲抛物面”薯片形状与罐装包装,命名为品客薯片,解决了传统袋装薯片易碎的痛点。然而,初代品客因口感不佳被视为“宝洁史上最失败产品”,直至80年代通过口味改良与布拉德·皮特代言的广告营销,才一跃成为全球爆款。
品客的成功,也曾一度伴随争议。2008年,英国法院裁定其“薯片”身份无效(因土豆含量不足50%),使其免缴15%的薯片增值税,这一判决反而助推其成本优势。巅峰时期,品客年销售额超30亿美元,覆盖140多个国家,成为罐装薯片的代名词。
然而,宝洁在2000年后战略收缩非核心业务,于2012年以26.95亿美元将品客出售给家乐氏。此后十年,家乐氏通过渠道整合与新兴市场拓展,使品客销售额翻倍,但品牌潜力仍未完全释放。此次玛氏的收购,为这一56岁的经典品牌开启了第三次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品客早在1997年便进入中国,但其市场份额长期被乐事、可比克等本土品牌压制。家乐氏在华曾尝试自建渠道,但收效甚微,最终选择与益海嘉里(金龙鱼母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负责品客与家乐氏麦片的销售。目前,品客在中国的线上旗舰店与线下商超渠道仍由该合资公司运营。
业内观点认为,玛氏收购Kellanova后,中国市场将成为其战略重心。一方面,玛氏可依托益海嘉里成熟的粮油分销网络,快速提升品客的渠道渗透率;另一方面,其或将引入Kellanova旗下其他健康零食品牌(如RXBAR蛋白棒),迎合中国消费者对低脂、高蛋白产品的需求。此外,玛氏在华已布局德芙、士力架等糖果品牌,收购后可通过渠道协同效应,推动咸甜零食组合销售,抢占便利店与电商平台的货架资源。
近两年,国际头部企业对细分领域食品公司的收购出现加速态势。2024年,百事以12亿美元收购健康零食品牌Siete,金宝汤斥资27亿美元并购意大利面酱企业Sovos,显示出食品行业“大鱼吃小鱼”的整合趋势。业内观点认为,这一浪潮的背后,是通胀压力与健康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巨头们通过并购快速获取新品、降低成本,并分散单一品类风险。
对玛氏而言,这笔交易不仅是商业版图的扩张,更是一场关于传统与创新、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深度实验。在中国市场,一场“咸与甜的交锋”,或将重塑休闲食品的消费版图。不过,这场价值260亿美元的豪赌,才刚刚拉开序幕。
©2021-2025 FFI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智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3014686号-2
Powered by